7月31日,中国吉林网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以来,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工作部署,深入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求,紧扣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,强化牵头统筹和政策联动,指导金融机构深化“五专”机制建设,提升服务能力,促进科技金融工作提质增效。6月末,全省科技贷款余额3466.7亿元,同比增长11.7%。
发挥“几家抬”作用,强化政策引领和机制建设
聚焦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印发落实措施。联合省委金融办、省发改委、省科技厅等15部门牵头印发《吉林省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落实措施》,成立由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、省科技厅等11部门组成的吉林省科技金融工作专班,聚焦光电信息、医药健康、人参、氢能、新材料等吉林省重点产业和领域,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,积极满足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,推动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良性循环。
建立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态圈。联合省科技厅、省财政厅等5部门建立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态圈,积极探索并推动落地“投、贷、债、保、担”结合的各类金融产品,持续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和水平。
聚焦金融服务能力提升,持续释放科技金融“五专”服务效能
提供专业授信。引导银行机构单列科技型企业信贷规模,将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作为信贷准入和授信评审的重要因子,建立“星光STAR”“六力评价体系”等科技信贷模型。
开发专属产品。引导银行机构锚定科技型企业特点,创新“企业创新积分贷”“科创e贷”“科创贷”等特色信贷产品,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形成“吉享未来系列”“浦科系”等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,截至6月末,全省推出科技金融类信贷产品50余个。
建立专属通道。鼓励银行机构优化符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,建立信贷审批专属通道。14家银行机构开通科技型企业审贷专属通道,平均缩短审贷时间3天。
培养专业团队。鼓励银行机构储备培养“金融+产业”的复合型人才,提升利用金融看懂科技、支持科技的能力。15家银行机构组建专业团队,最多横跨15个部门协同作业。
丰富专营机构。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,建立差异化信贷政策机制,更好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属化、定制化、个性化金融服务。截至6月末,全省银行机构共设立科技支行、网点等专营机构15个。
突出资金精准滴灌,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作用
积极传导落实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。联合省发改委、省工信厅、省科技厅、省交通运输厅、省农业农村厅、省国资委等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,协同做好政策宣传、项目筛选推介、问题反馈解决、考核评价等工作,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做好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融资对接,加力提供信贷支持。截至6月末,全省银行机构已向10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创新贷款,贷款余额8.5亿元;已向39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清单项目发放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贷款,贷款余额50.9亿元。
设立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50亿元。鼓励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“专精特新”、长春新区等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,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推出“再贷款+认股选择权”“再贷款+知识产权”等产品支持科技型企业。
拓宽金融服务渠道,深化政银企融资对接
持续释放线上积分平台效能。联合省科技厅探索建立吉林省企业创新积分制平台,通过系统直联的方式向金融机构推送科技型企业研发、税务、营收等数据信息,帮助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。目前,已完成省内6889户科技型企业信息采集、录入和审批工作。
完善线下对接机制。持续开展“金润吉林”“信贷产品进万企”等专项行动,制作发布《科技金融信贷产品手册》,搭建重点科技企业“名单+信息档案”和金融产品双向推送渠道,促进银企“双向奔赴”。6月末,吉林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.7%。
下一步,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、省政府的工作要求,综合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、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撑作用,引导银行机构持续扩大科技信贷投放规模;指导银行机构持续深化“五专”服务机制建设,提升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服务质效;不断释放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态圈效能,为建设创新型省份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
记者 丛鹂锐